智能化小区的类型和概念框架

2022-09-28 10:55:57   编辑:bianji   访问:

【内容导读】 智能化小区的类型。以住宅建筑为主,服务对象较为固定,使用性质单一,其他公用设施(如社区医院)和配套建筑数量较少,建筑规模较小

  智能化小区的类型。

  以住宅建筑为主,服务对象较为固定,使用性质单一,其他公用设施(如社区医院)和配套建筑数量较少,建筑规模较小,区内平面布置有序,紧凑,美化,设有相应建设标准的区内道路,公众休息场所和绿化地带及健身设施,区内禁止机动车频繁穿越通行,力求环境较为安静,清洁,以利居民休息和生活。

  区内设有给水(包括上水和中水),排水,电力,燃(煤)气,电视,通信,供暖和安全防卫监控系统等公用设施,对智慧社区上述设施的要求极高,例如要求服务时间长,且稳定可靠,在技术功能上应确保各种设施正常运行。

  小区地域面积有限,平面布置极为紧凑,各种公用设施的管线系统覆盖范围遍及小区,因此,区内地上空间和地下断面互相交叉或过于接近的情况较多,并且极为复杂,维护检修和管理都较困难,所以在建设时必须统一协调,全面安排,力求布置合理。

  智慧社区包括基础环境,基础数据库群,云交换平台,应用及其服务体系,智慧社区保障体系五个方面。

  (1)基础环境:基础层主要包括全部硬件环境,如家庭安装的感应器,老人测量身体状况的仪器,通信的网络硬件,如宽带,光纤,还有用于视频监控的摄像头,定位的定位器等。

  (2)基础数据库群:基础数据库包括业务数据库,传感信息数据库,日志数据库,和交换数据库等四大数据库。

  (3)云交换平台:云交换平台主要实现各种异构网络的数据交换和计算,提供软件接口平台,或提供计算服务,或者作为服务器。

  (4)应智慧社区用及其服务体系:应用服务体系包括个人信息管理系统,日志管理系统,应急呼叫系统,视频监控系统,广播系统,智能感应系统,门禁系统,远程服务系统等,由这些系统完成为社区各类人群的直接服务。

  (5)保障体系:保障体系包括安全保障体系,标准规范体系和管理保障体系三个方面,从技术安全,运行安全和管理安全三方面构建安全防范体系,确实保护基础平台及各个应用系统的可用性,机密性,完整性,抗抵赖性,可审计性和可控性。